道辟九霄_第499章 孽海报应困人王,天功作桥德为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9章 孽海报应困人王,天功作桥德为索 (第2/4页)

!”南方教主怒瞪神灵,而这位被凡人万民敬奉的保护者也回看过去。那双平静的星眸仿佛容纳星空世界,不起半点波澜。

    ??说句不好听的,神灵所看重的,已经不单单是“人”这一个体的利益,而是从整个种族延续的角度考量。

    ??怎么调整,能让人族长久的绵延?怎么修正,能避免毁灭的命运?

    ??承载凡人的香火祭祀,他们的确有义务保护凡人。但这一切基于“人神之约”的基础。和诸神定下契约的是整个人族,而不是某一个人类个体。

    ??纵观人道兴盛的数千年,很多达者俊杰背后都有着神灵支持。通过这些人,神灵慢慢改良引导陶艺、纺织、饮食等各行各业,将蛮荒的人类引导向文明。这是神灵对凡人代代祭祀的回报。

    ??“凡人的目光只观朝夕,神灵的目光可视千年。”

    ??“为了人的延续,秩序与道德是必然存在的理。”或改或易,随时代不同而变化,但秩序一定存在。

    ??这就是人道。

    ??“所以神君认为,顺应人道,维系人道为善?”庄帝立刻抓到佑安神君的话中漏洞。

    ??清泓暗道不妙:承认维系人道为善,那作为人道象征的人王,岂非至善?不行!不能让康帝顺利脱罪,不然地府秩序何存?

    ??随着庄帝的话,龙庭一系众人面露得色扫视众人。

    ??玄门诸仙和诸神脸色变化,马上思考应对之策。

    ??“咳咳……”清泓轻轻一咳嗽:“人道乃森罗万象之道,但凡天地有情众生俱在人道之列。毛羽鳞介蠃,皆无例外。所谓人王,不过苍生百相之一。细一归类,仍在善恶二元之中。”

    ??清泓这一说,自然绕开“人王代表人道”的话题,重新转回善恶之论。

    ??冲虚道主瞬间明白他的心思,说道:“我提倡善恶相抵。不过要把天功和人德两分,天功抵消天道业力,人德抵消人孽业力,这样如何?”

    ??另一位仙家立刻反驳:“哼!如果可以赎罪,可以用功德抵消业力,那天底下岂非杀人者反而是最修功德道的人?怕是天底下的杀人犯,都要谋取一身功德了吧?”

    ??龙庭一方的某位讼师马上说:“如果一个人因为作恶而行善,从根本上也让世界上的好事增多,弃恶从善何尝不是正道?”

    ??“黄口小儿,岂不闻‘有心为善非善也?’”

    ??“仙师指的是‘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吗?但这样一来,岂能体现善恶之别?”讼师慷慨激昂:“人王于人间立道定律,凡拾金者,可得三成作酬。在此律之前,多有人拾金而自藏。但自从这一律法颁布后,经常有人将所得之物还给失主。难道仙师认为,这种主动做好事的人,不应该褒奖?”

    ??清泓莫名的,想到前世“子贡赎人”的故事。

    ??鲁国有律,救赎国人,可得赏金。子贡赎人而不受赏,被孔子怪罪。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这讼师所指,便是教化之意吧?”

    ??世人常愚,达不到圣人的高度,自然不能按照圣人的标准来要求。需要一步步慢慢引导。告诉他们,行善积德可以消罪,或许能让人间风气随之一正。

    ??转轮王默默点头,昔年地府十位大君建立审判制度,便是为了引导凡人行善的风气。

    ??“凡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如果他们因为畏惧地府惩戒而不断做善事,其实对人间教化大有帮助。”另一位神灵有所意动。比起神道和康帝的意气之争,如果能让人道进一步发展,这才是头顶大事。为此,他愿意暂时放下个人恩怨。

    ??“这么说,阁下也倾向于善恶抵消?”

    ??“差不多吧。”

    ??五毒神君看看四周,不少神灵露出类似的表情,于是他开口:“说起来,来地府之前我看到一件有意思的事。”

    ??神君清清嗓子:“我来之前,见一群民众抓住一个杀手,想要将他砸死。据说是此人杀死一位乐善好施的大善人,所以被善人恩惠的民众准备为恩人报仇。”

    ??一位阴王先帝皱了皱眉:“知恩图报,这是好事。”

    ??神君:“但细一追问,才发觉其中内有隐情。”说到这里,神君卖了个关子,扫视在场众多地境高人:“诸位猜猜,这其中的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