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 人脸小镇 (第1/3页)
??次日一大早,清泓率先起床。 ??他收拾地铺,而李静洵还在酣睡。灰扑扑的帷帐遮下,看不见里面女子的情况。 ??想了想,清泓留下一张纸条,转身去外面打探消息。 ??他走后,李静洵偷偷掀开帘子,不由松了口气。 ??虽然二人同住多年,但一直以来都是分房而睡。这次不得已挤在这种狭小的地方,不久前二人又有点小矛盾,难免有些尴尬。 ??少女下地,简单梳妆后,思忖道:“师兄终究是正人君子,倒不用担心什么。只是川杨镇这件事——”李静洵又翻出昨日清泓书画的地图,在上面打量一阵子,她猛然想到店小二所言的一件事,立刻出门验证自己的想法。 ??这第一处地点,是客栈后面的那口水井。 ??水井口很小,数尺见方,是差不多直径一米左右的圆井。 ??站在井口,虽然李静洵能感觉到井中逸散的淡淡灵气,但这口水井并没有其他玄机,仿佛仅仅是日久天长,汇聚日月灵气所成的一口水井。 ??“镇上只有三口水井,那么剩下两处又是什么情况?” ??思罢,李静洵去另外两座水井处打探。 ??二人所投宿的这间客栈在小镇东方,而另外两口水井也在东部。更巧合的是,这两口水井在客栈南北方向,距离客栈的距离不差分毫。 ??“以客栈为起点,到两口水井的距离竟然尺度相同,怎么看怎么有问题。当初打井的时候,莫非就定好了?” ??李静洵分别在两口水井附近探查。因为镇外水渠无法饮用,镇中居民只好在两口水井打水。索性这两口水井很大,出水量远胜过客栈后院的小井。 ??“这两口井倒是没什么灵气,仅仅是凡间水井,就是出水量要大些。不过……”李静洵抚摸井边砌起来的青石:“能看出来,虽然这边岁月磨损的痕迹严重,但三口井应该是同一时间,或者出自一人手笔。” ??一念至此,李静洵马上去翻查此地的地志。 ??大鸿帝朝以郡县制分割中土,在县城之下设乡里之长。川杨镇有一位乡长管理着这个小乡镇。 ??他办公的地方正巧就是昨日清泓观览全镇的那处最高阁楼旁边。 ??李静洵悄然潜入乡所翻找本地的地志记录。 ??乡所杂乱摆放着不少文卷。 ??李静洵随手拿起一本,上面说的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 ??据说去年附近乡里闹山贼,结果被大兵围剿,于川杨镇附近被抓。 ??按照文卷记载:七月十三夜,川河染血,三日而不退。镇中人心惶惶,闭河道水渠,开备用水池应急。 ??“也是,川杨镇的水渠来自不远处的河道。如果河道染血,那血水怎么饮用?那些军队的人,未免太不讲究了。”李静洵摇摇头:“大鸿当灭,首先要从失民心开始。军队霸道横行,非百姓之福。” ??再往下看,当她看到军队剿匪的统领姓李的时候,脸色忽然色变,马上把卷宗合上。 ??“不会那么巧吧,难道真是我们家的人?” ??李静洵出生在一个修真世家,也跟大鸿帝朝大有渊源。后来因为某件事,她拜入道德宗避开世家纷扰。如今看到卷宗,李静洵心血来潮,冥冥中感应到自己的劫数仿佛正应在亲族上。 ??“算了,先不想这些。”李静洵和亲族关系不睦,神色难免有些抑郁。 ??她再翻看其他卷宗,看到川杨镇以往的很多卷案。比如她们所居住的那间客栈,在百年前曾经发生一场血案。原本客栈一家老小死亡,被现任掌柜的祖上接手。 ??看到这里,李静洵马上去查原本客栈的记录。 ??“客栈辗转三回,但最初的那一户人姓赵,能追溯到川杨镇建立时。果然,客栈中的水井有问题。” ??顺着这条线索,李静洵最后拿起地志阅读。 ??川杨镇,据说是早些年的一些流民聚集点。后来得到一位游历的风水高人指点,建立川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