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4章 思贤苑与改革 (第4/4页)
早在今上还是太子时就被架空了权力。 ??今上当初在太子宫里,就是以家令晁错,家仆周仁为主,其他三臣,就是个摆设,泥塑的木偶而已。东安候张相如就是不肯当个泥塑的木偶才悲剧的! ??老子这么干了,儿子学一学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但,刘彻想做的事情,远比他们所想的更加激烈。 ??刘彻指着木牌上用炭笔写出来的文字道:“从今以后,孤宫中与思贤苑中一切事宜,分为三部分来处置!” ??刘彻看向汲黯,道:“汲卿,从今以后,所有文书,所有赏罚命令,皆由卿负责!” ??“臣谨遵命!”汲黯出列拜道。 ??对汲黯来说似乎没什么不妥,反正他这个家令本来好像就是干这个的。 ??但刘彻却看着他,道:“卿注意了,是所有的文书和赏罚命令,包括卿所负责的,家仆负责的还有门大夫、率更令,无论文武杂事,一切事宜,皆需上报于卿!” ??“啊……”汲黯完全没有想到,太子居然会把其他臣子的一些权力也交给他。 ??但是,当年晁错就这么玩过,所以,他也不意外,心中反而有一些窃喜,躬身道:“臣知道了!” ??刘彻指着木牌上的文字,对汲黯道:“从今以后,卿就是事务省的负责人,一切文书皆由卿整理之后,上报于孤!” ??汲黯抬头看着那个木牌上的文字,微微有些出神,只见木牌上第一排就是事务省三字,其下还有备注:管理政务。 ??“家上这是要改革啊!”汲黯心里颤抖了起来。 ??汉室太子和太子就没一个能安分的。 ??自立国至今,汉室的制度和官制就经过了好几次改革了。 ??虽然每次改动都不大。 ??但架不住今天改一下,明天改一下,于是,现在的汉室法律和制度与立国之初相比,大半都变了。 ??只是,在太子位上就这么改,是不是有些犯忌讳? ??他刚想劝谏,却发现,太子朝着他微笑。 ??汲黯立刻明白了,这个方案,最起码天子是默许了的。 ??“哎,难怪长辈都说,汉家多变啊!”汲黯在心里摇了摇头。 ??刘彻却也是笑了笑,这么大的改变和变动,不跟老爹商量,他怎么有胆子推行呢? ??当然了,老爹也没有表态。 ??只是,对于皇室来说,皇帝不表态就等于是默许,只要不把天给捅个窟窿,基本没事。 ??而且,汉家传统向来就是太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随便玩,没有人会管! ??所以呢,刘彻现在捣鼓的这个太子宫的改制,朝廷即不会承认,也不会反对。 ??基本上是,改出了成果了,那皇帝啊三公九卿,都会来摘桃子。 ??搞出纰漏了,太子就自己受着吧,自己种下的恶果,自己消化。 ??一如当年刘彻的老爹当今天子当年让晁错搞的那个输粟捐爵一样,出了成果,天子大臣人人有份…… ??又如搞砸了的那些事情,屁股自己去擦一样。 ??但刘彻对这个改制却是信心十足。 ??不足不行啊! ??这可是后世隋唐之后千年的成功经验——三省六部制啊! ??当然了,不可能是跟宋明的三省六部制一样,既是在这西元前的时代,就必须要有西元前的特色,要符合当今人们的认知和习惯。 ??而且还要慢慢来,一点点的试验。 ??为什么现在就要迫不及待的搞这三省六部制,而不等登基之后? ??刘彻也有自己的苦衷。 ??实在是,他的时间很宝贵,要是登基之后再玩这个,起码得花十几年时间来慢慢试验和试探。 ??等搞定三省六部制,他也三四十岁了,也该考虑继承人了。 ??那还谈什么灭匈奴,殖民印度啊,趁早洗洗睡吧。 ??先在太子宫里试验,无疑就能节省很多时间,将来一登基就能拿着太子宫的成功经验推广了。 ??至于反对声? ??事实上,刘彻很清楚,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帝国,对于改革和改变,人们从不抗拒! ??毫不夸张的说,西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是也最适合改革的朝代。 ??从皇帝到百姓,几乎没有人抗拒改革。 ??实在是汉人嘴上虽然说这秦朝什么的最讨厌了,但心里面却很欣赏商君变法,很欣赏秦代的政治制度和律法制度以及科学技术,不然也不会有汉承秦制的说法了。 ??不然也不会出现一朝天子一个制度,甚至一个天子几个制度了! ??如后来小猪的诏书所言:嘉与士大夫更新! ??这是小猪封禅泰山后所下的诏书的一句话,意思就是,朕与士大夫一起努力,推动改革,更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