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220章 调查(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调查(2) (第1/2页)

    ??刘德牵着义婼的小手,悠哉悠哉的踱进店铺之中。

    ??这是一间典型的汉初商铺,布局简单,墙面以泥夯而成,地基用木板铺垫,一个简单的柜台加上堆码在货架上的货物,三两个伙计,就差不多是一个店铺的全部了。

    ??走进店里,刘德就知道为什么它的生意很好了。

    ??因为这是一家布料店。

    ??店里布帛的数量和种类还很多。

    ??上至昂贵的蜀锦,下到寻常百姓所穿的麻布,应有尽有。

    ??当此之时,一般民众,基本上除了吃,大部分的积蓄都是花在穿上面。

    ??每年冬闲之时,老百姓们都会选择用一年的结余来给妻子购置一件新衣或者给孩子们一件漂亮的新衣服。

    ??而毫无疑问,因为技术和条件的限制布帛相当吃紧,因此价格昂贵。

    ??基本上这个时候黄金铜钱与布帛是同样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的。

    ??其中,黄金是上币,只有在贵族、大地主、官僚阶级之中流通,一般以金饼形势存在,与铜钱并无固定的兑换比例。

    ??假如某人一定要用铜钱换黄金的话。

    ??刘德倒是有一个参考数据。

    ??张苍在九章算术中有一个题目,这个题目引用了一个丞相府的数据,最终给出的答案是金一斤值钱六千二百五十。

    ??至于布帛,众所周知,中国向来有用绢布代替金钱进行交易与流通的传统。

    ??在此时,布帛就是硬通货。

    ??甚至在许多百姓眼中,布帛比铜钱更可靠。

    ??因为铜钱要是运气不好,拿到手里的是劣质的掺铜铅铁钱,那无疑是亏大了。

    ??但布帛不会被造价。

    ??所以,当此之时,最有前途的产业,毫无疑问是纺织业!

    ??“若是将西域的棉花引进中国,然后大规模的在皇庄中种植,再找人发明什么纺纱机,那一年国家府库得赚多少?”刘德想着这个就感觉自己的肾上腺素开始急剧分泌了起来。

    ??刘德知道,汉室朝廷自己制定的法律,规定粗麻布一匹值钱三十五钱,当然,这是你将布作为赋税上交给官府,而官府对你的布的价值的评估,并不说是说,一匹就只值三十五钱。

    ??实际上,刘德现在在这布店所见,最便宜的一匹麻布,也是价值五十五钱,质量稍好一些的,则是五十七,五十八钱不等。

    ??至于贵族所穿戴的丝绸甚至奢侈品蜀锦的价格,则是让膛目结舌。

    ??最便宜的丝绸,一匹也价值上千钱,至于蜀锦,基本上不收铜钱,只以黄金交易。

    ??在布料店里转了一圈,刘德基本上了解了此时布匹的价值。

    ??不要小看布匹的重要性。

    ??基本上,你掌握了布帛的价格,就能大致推算出其余商品的物价。

    ??因为,汉室没有实行任何本位货币制度,甚至,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铜钱,面值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铜钱的含铜量和外观以及重量,而被百姓区别使用。

    ??只有布帛,是基本恒定不变的参照物。

    ??刘德就记得,后来的东汉,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朝廷和官府废弃了金钱的流通,只以布帛为货币。

    ??三国两晋时期,曹丕也曾经一度废黩了铜钱的流通,只认布帛。

    ??这些都是有原因的。

    ??有儒家推崇和鼓噪的原因,也有布帛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能准确反应商品价格。同时还能让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也能准确的判断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