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年代假夫妻 第86节 (第2/2页)
磨唧唧的不想提供技术资料了。
??六月下旬更是直接来电表明了态度。
??没有苏联人的帮助,他们自己能造出蘑菇蛋?
??这件事震动了党中央,再加上夏粮减产,可谓雪上加霜。
??一边是国防,另一边是农业生产。
??立国之柱石和生存之根本。
??这二者并不冲突,但同时出现问题,让这个新生的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十分之艰难。
??因为苏联人撕毁协议,主席到底没有继续西行。
??欧阳兰也顾不上替叶英遗憾,苏联这次和他们撕破脸,往后他们部门创汇还要更小心才是。
??而远在宁县的叶英也隐隐听到了这个消息。
??毕竟苏联援助的工业项目可不止一个两个。
??一百多个项目好多专家呢。
??不过国与国之间就这样,利益关系不能再维系那就只好撕破脸。
??国家外交事宜,并没有叶英的发挥空间。
??她很是认真的培育着那一小块地的土豆和红薯,小心到让曹秀芬觉得像是在照顾刚出生的孩子。
??“英子,你这些红薯有什么讲究?”
??“个头大!”
??曹秀芬:“……”
??“个头大产量高嘛。”
??叶英也没辙啊,红薯的嫁接十分困难,她也找不到合适的品种。
??土豆倒是稍微好一些,毕竟人工授粉嘛,有可操作空间。
??曹秀芬呵呵一笑,“咱们中午蒸地瓜叶子吃。”
??“好呀,多弄点蒜汁,大姐你再弄完面糊糊,里面多放点辣椒,好吃。”
??曹秀芬:“……”
??她怎么忘了这就是个吃货呢?
??不过能吃是福啊,总比挨饿受冻好。
??红薯和土豆的生长周期都不算长,夏收结束后连忙种植,等到九月底就到了收获的季节。
??农场里的那几台挖土豆机派上了用场,这边刚挖出来,就又有新的土豆块茎丢了进去。
??叶英试着想要再种一些,这多少有点冒险。
??但只要一亩地里能有五百斤的产出,这也值了!
??这次叶英没再写建议书递交到中央,事实上不用她开口,种植经验丰富的老农民已经开始了新一波的种植。
??经历了中重度旱灾的北方诸省就靠着这土豆地瓜才不至于粮食大减产。
??农民们识字不多却也清楚,如今这时节种植土豆比种小麦合算多了。
??何况公社和县里都说了,可以用地瓜抵小麦交纳公粮。
??将对数学的所有热忱都应用于粮食产量计算的老农民们自然清楚,即便是要比之前多缴纳两成的地瓜,种植地瓜也是合算的。
??冬天麦子又收不了,可地瓜土豆种上总是能长出来点东西的,等到开春再种一波,这怎么都是合算的。
??就在半年前还不太乐意种地瓜土豆的农民们这会儿一个个的十分上心,挑选出有芽口的土豆,着急忙慌的又种到地里去。
??积极性高的很,这让叶英想起了当初跟风种农副产品,结果却赔了很多钱的农民。
??农业生产种植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尤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
??叶英放下了手里的报纸,看着正趴在桌上认真写作业的孩子们,她拿起一旁的书认真看了起来。
??偷得浮生半日闲。
??忙活完地里的农活,她如今也能得些许的空闲看看书。
??瞧着书里头那些略有些晦涩的名词,叶英抽出一张纸来,认真的记录下来,打算晚上的时候写信跟沈清晏请教。
??说起来这马上又是一年,除了年前二月份的时候见了沈清晏一面,她竟是再没见过沈博士。
??要不是大红奖状上的确是两个人的名字……
??叶英笑了笑,大概没人会觉得他们两人之间竟然还有这么一重关系。
??……
??郭文栋是服气的。
??“你这可是真真切切的贤内助,不过老沈,你媳妇把这事闹的这么大,你父亲真不知道她什么身份?”
??叶英和沈清晏结婚是秘密,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
??即便是在草滩这边,知晓这件事的也只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