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第1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节 (第2/3页)

?朱棣之所以说这句话,便是有感而发了。

    ??“为什么元末战乱的时候,陕西的割据武装会出现‘贿诱名爵,志在养力’?其实归根到底,不就是姜先生的这句话反过来嘛,元朝地方上到将领下到兵卒,根本就不把名誉当一回事。”

    ??朱棣继续借题发挥。

    ??“开国、靖难,武勋的地位是高了,可地下的大头兵,是不是还是你们嘴里的‘臭丘八’?在百姓心里,国公爷能跟尚书放到一块了,什么时候伍长什长能跟童生秀才放一块呢?”

    ??“.朕当然知道,这怕是永远都不可能了,但为国效力的将士,得到点应有的尊重,也是应该的。”

    ??“所以说,朕觉得姜星火的提议很不错。”

    ??“正好靖难结束,朕总觉得除了封赏功臣,给了功臣们奉天靖难某某武臣的称号,对底下的将校兵卒反而少了点封赏,就用这套勋章体系吧。”

    ??道衍在旁边提议道:“八百勇士夺北平的单独用一个勋章,这是大功,根据功勋,可以授银章起步;真定之战打败耿秉文的时候也单独用一个,那时候有功的将士,可以授铜章起步;北平守城战和郑村坝之战,打的都艰苦,也可以授铜章起步;白沟河之战打败曹李景隆的时候,就铁章起步吧。”

    ??远在日本的五星天皇麦克景隆,此时打了个喷嚏。

    ??随后,便是根据战役的艰苦程度,定下了东昌、夹河、藳城三场血战都是银章起步,灵璧决战则是铜章起步。

    ??不同战役的勋章可以同时获取,而勋章能获得什么样的优待,朱棣表示他还要再思考一下。

    ??身为文官,蹇义和茹瑺当然是不愿意见到皇帝抬高武夫,尤其是寻常武夫的地位。

    ??但是皇帝一边念叨着靖难战事的惨烈,一边说着将士艰苦,他们还能说啥?

    ??“夹河、藳城,血肉磨坊似地呦,多少好儿郎战死沙场那时候战况极为惨烈,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将士阵亡、受伤。朕当然知道战争的残酷,所以,朕从没想过退缩,只希望能够尽快靖平国难。可如今想来,朕对不起那些死难的将士啊!”

    ??“陛下!”

    ??坐在一旁的蹇义和茹瑺立刻跪了下来。

    ??两位人精当然知道,再说下去,可就真戳到这位君王心里隐藏的痛处了。

    ??“臣等已经知晓陛下的心意。”

    ??发勋章这是肯定是归兵部尚书茹瑺管的,眼见皇帝的心意不可违逆,所以,忠诚伯体现了他的封号。

    ??“陛下圣明。”茹瑺接口道:“臣相信即便没有这些东西,将士们也会理解陛下。但战事毕竟是残酷的,将士们在战场浴血奋战,也是为了靖平国难,若是没有足够的奖励,恐怕将士们会失落啊!”

    ??蹇义难以置信地望向茹瑺。

    ??虽说这不是什么涉及到根本利益的事情,但你也不能从心的这么快吧?

    ??茹瑺梗着脖子目不斜视。

    ??突出一个“忠诚”!

    ??“这是自然。”

    ??朱棣轻叹一声道:“朕当然知道,这样做其实算是惠而不费的举动,可这样做了,总比不做要强得多。更何况,朕又怎么舍得,这些忠诚于我们大明的将士寒心吶”

    ??道衍闻言也点了点头,道衍的年纪比起朱棣大了一轮还多,不管是从体力上讲还是作为谋士的身份上讲,他都不具备亲自上阵杀敌的条件。但靖难之役的艰苦和惨烈,身为彼时燕王谋主的道衍,感受的恐怕比那些亲临战阵的将士还要深刻。

    ??“陛下心意已定,臣坚决支持。”蹇义也低着头说道。

    ??朱棣颔首道:“有两位爱卿的支持,朕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瞧瞧,不表态的时候叫尚书,表态了就秒变爱卿了。

    ??“不过茹爱卿,有个事情姜星火刚才也说了,靖平国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