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7节 (第3/3页)
说白了不就是朱允炆资历浅年纪轻,怕他镇不住场子吗? ??如果是洪武朝的那批名将来,而不是实战经验不行的李景隆、进攻能力不足的耿秉文,朱棣就算造反,又怎么可能赢呢? ??真要是这么假设下去,他朱高炽倒是有可能出现在这里,只不过是以犯人的身份罢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小冰河期? ??季风和降水,从真正的“风水”意义上,成了朱目标直接死因。 ??朱高炽胖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真是老天爷开的玩笑呢。 ??还有一章2000字,稍后码出来就发,下个月发誓重新做人,天天爆更2万字,绝不拖延 ??第113章 道爷我成了! ??“水,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甚至说是农耕的性命攸关之所在都不为过。” ??“在南方地区,降雨量每少三寸,粮食产量就会降低百分之十。而到了缺少降雨的北方,这三寸的降雨量就更关键了,直接决定了百姓今年收成如何,到底会不会揭竿而起。” ??李景隆和朱高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没有降水就会导致旱灾,旱灾会导致蝗灾,蝗灾一起,流民遍地,多来几次国运也就基本药丸了。 ??“其实季风和降水,讲到了这里,基本就算是结束了。” ??姜星火讲了半天,多少有点口干舌燥。 ??他歇了歇才说道:“按理说,接下来就要讲如何利用化学.化腐朽为神奇之学,来大规模制造能让农作物亩产量提高的物品,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办法,来利用耕地在有限的时间内产出更多的粮食。” ??“如此一来,方能有办法对抗未来持续数百年,并且会愈演愈烈的小冰河期。” ??姜星火的神情略微恍惚了一下。 ??他想起了之前看到过关于明末旱灾的一段记载。 ??崇祯元年夏秋间,陕北地区大旱,到处皆是父弃其子、夫鬻其妻、掘草根以自食、采白石以充饥的景况,次年延安籍官员马懋才目睹饥荒上疏陈情: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蓄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止。 ??姜星火自己是当过饥民的,晓得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百姓面对天灾人祸到底是多么缺乏抵抗力,又会造成多少人间惨剧的发生。 ??因为,无论是他之前讲的摊役入亩,还是现在要针对小冰河期提出的农业增产办法,姜星火都并没有要谋取任何实质或名誉的利益的目的。 ??扪心自问,无非是感同身受,不讲出来良心不安罢了。 ??或许对于旁观者来说,旱灾造成的赤地千里,也只是他们茶余饭后的嗟吁不已的谈资。 ??而对姜星火来说,不是。 ??但在此之前,出于讲师的职业习惯和道德,素来没有“藏一手”这种陋习的姜老师,决定再把没讲到的一个小点讲一讲,而非一句带过。 ??那就是。 ??到底什么是【水】?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