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25节 (第2/2页)
狱犯人关押于南镇抚司天牢之中。 ??沉声呜呜低鸣,两扇一尺厚的木门打开,上头雕刻着罗刹瞠目吐舌的图案,罪臣们往往还未踏进天牢大门,便先被这两扇门吓得双腿发软。 ??水火不入,囹圄不透,从外头往里看,仿若看一漆黑山洞,只有零星火把亮着,不知里头多深多大。 ??裴少淮上下无镣无铐,走入了天牢。能如此进入南镇抚司天牢的,这还是头一次。 ??刑部侍郎竟想跟上去,看着裴少淮关入鼠穴一般阴潮的牢房,却被南镇抚司副官用刀柄拦了拦,道:“侍郎大人,就到这罢。” ??“我是奉皇上之命捉拿罪犯。” ??“大人是信不过南镇抚司?” ??刑部侍郎摇摇头,道:“本官不是这个意思。” ??“那大人便是也想进这天牢里坐坐?” ??南镇抚司天牢向来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不……不必了。”刑部侍郎吓出一身冷汗,灰溜溜退去。 ??…… ??另一边,景川伯爵府中,一片平静,仆从还似往日一般打理上下。 ??所有的哀恸都聚于一堂之内,不敢惊动外头。 ??裴少津愧对于父亲母亲、大嫂,一直低着头。 ??林氏已经大哭过一场,险些晕厥过去,此时正靠在裴秉元肩上不停抹泪,情绪依旧不能平静,扪着心窝喊着“淮儿、淮儿”。 ??任凭林氏平日里做事何等八面玲珑、处处周到,可一旦涉及到儿子,这些都将不堪一击。 ??关入天牢的,是她生出养大的孩子。 ??杨时月并没有好到哪里,脸上满是泪痕,唯一能自己安慰自己的,便是昨夜里丈夫反常说的那番话。官人早有交代,兴许只是他设下的一个局?杨时月这般猜想。 ??毕竟同床共枕这么些年,夫妻一人心意是相通的。 ??虽有猜测,却也不敢说出来。 ??杨时月安慰林氏道:“官人做事从来都是清清正正,相信朝廷会查明真相,还他以清白……母亲要保重身子,莫让少淮担忧着家里。” ??裴少津如鲠在喉,家里这般境况,他需得扛起来,安排说道:“父亲,恐怕要想个由头先把祖父祖母送到京外的庄子里休养一阵,叫小娘、亦瑶跟去照料着,不能叫他们知晓大哥的事。” ??又对杨时月道:“也请大嫂带着正观、云辞且回杨府避一避。” ??最后扑通跪在林氏跟前,久久说不出话来。 ??“不关你的事……”林氏哽咽道,伤心之下,她也唯能说出这一句话。 ??大门紧闭,明明房梁有九尺高,堂内却显得十分压抑,正堂中间悬挂着牌匾,黑漆书写的“浩然正气”几个大字暗淡无光。 ??…… ??没顾得上吃午膳,杨时月捡了几套小南小风的衣物,便带着儿女匆匆赶往杨府。 ??“娘亲,你怎么红着眼,是谁欺负你了吗?”一路上,小南小风一直问,“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杨时月抹抹眼,佯装平静道:“你们爹爹最近公务很忙,娘亲带你们去外祖父家住几日,你们要听话,好不好?” ??“好。” ??小风突然问:“爹爹要忙多久,忙完就回家了吗?” ??这句话令得杨时月的泪珠子再也止不住,簌簌流下,只能把脸掩住应道:“很快,很快……” ??到了杨府,杨时月把一对儿女往娘亲身边一推,心一横,转身就走。 ??小南小风察觉出不对劲,挣扎哭闹着要追上去,一直喊着“娘亲”,杨夫人与陈嬷嬷只能牢牢抱住他们,不让他们跟回去。 ??杨时月听着小南小风的喊声,心中如刀割一般,但她心意已决——她会听从丈夫的安排,把孩子送回杨家“避难”,但是她不能留在杨家。 ??杨府回到伯爵府的路,从未想过会这般远、这般长。杨时月回到裴府,正好遇见裴少津穿着官服,身前捧着一柄剑,预备出门。 ??那是裴少淮南下前,皇帝御赐的尚方剑,上打权贵,下鞭奸佞。杨时月叫住了裴少津,她知道少津这是准备进宫求情。 ??“大嫂何事?” ??“少淮昨日夜里交代了我几句话,你们兄弟感情好,我料想他与你也有所交代。” ??“确实如此。” ??“那入宫求情的事,就由我来罢。”杨时月取走尚方剑,言道,“一弟去做该做的事情,公爹年岁大了,又要顾着母亲,力不从心,整个裴府还需靠一弟来撑着。” ??又道:“朝廷只是捉拿了少淮,未曾说过要怪罪整个裴府。” ??大哥说过的话,从大嫂口中又说了一遍,少津心头如蚁噬,道:“可是……” ??“夫妻本就同甘共苦,少淮受了牢狱之灾,我进宫受些皮肉之苦,这不算什么。”杨时月道,“进宫求情官妇可以去,去联系座师同僚,完成少淮未竟之事,替他把事情做周全,却只有一弟能办。” ??这是杨时月回来路上就打算好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