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60节 (第1/3页)
??知道越多、预测越准,营造出来的假象就越神秘。 ??“荀子有言‘上将之用兵也,上得天道,下得地利,中得人心’,此‘天道’所指正是天象气候。若想破了倭人的‘幻术’,自然少不了熟识‘天道’的人,帮我们提前预测海上风雨。”裴少淮解释道。 ??他要的只是预测风雨的人罢了,不是什么“观天卜卦定国运”。 ??裴少淮这样打算——倭人对自己的“幻术”信心满满,那便从他们最自以为是、引以为傲的地方下手。 ??燕承诏沉思片刻,应道:“这件事交由我来做罢。” ??找人这样的事,他更擅长一些。又补充说了一句:“裴知州要找的不是观天的奇人,而是嘉禾卫的军师。” ??裴少淮心领燕承诏好意,拱手作揖,无声言谢。 ??正事谈完,时辰也差不多了,燕承诏起身准备告辞,他忽然想起一件“私事”,遂又提了一嘴,道:“我在同安城南看好了两处府邸,相邻而建,裴知州哪日得闲,可以一同去看看。” ??“燕指挥身上的烟火气是愈来愈浓了。”裴少淮打趣道,又言,“等忙完眼下这件事就去看,燕指挥看上的府邸,自然不会差的。” ??来到双安州已有两月,也该是时候换个住所了。赵县主和小意儿不好一直住在嘉禾屿上,杨时月和小南小风也不好一直住在州衙后院里。 ??…… ??下晌州衙无要事,裴少淮比平日里提早了一些回家。 ??刚进院子,远远便看到两个孩子在屋檐下晾纸张——他们要把湿透的纸张铺开,再搭在屋檐栏杆上风干。因为年岁太小,手脚还不利索,小南小风做得很慢,搭在栏杆上的湿纸张东倒西歪。 ??两个孩子挽起衣袖,小心翼翼地,努力把湿透的纸一张张分开,眼睛微红,显然刚刚哭过。 ??而杨时月坐在一旁“监看”着,手里顺便做些针线活。 ??午后檐下,这一上一下的针线,让时辰都缓了下来。 ??见此情景,裴少淮心里是好气又好笑——不用猜,必定是两个小的在家捣蛋,把整一卷纸弄湿了,时月正在罚他们。 ??裴少淮走过去,小南小风仿若见到救星一般,立马喊道:“爹爹。”声音清亮,却能带着些委屈。 ??他们想跑过去抱住爹爹的腿,却发现手里还提着一张湿纸,生怕扯碎了,踌躇之下,只好先赶紧把纸张搭在栏杆上,再跑到爹爹跟前。 ??裴少淮问:“这是又闯了什么祸?” ??小孩子哪有不闯祸的。 ??杨时月停下针线活,对小南小风说道:“你们自己跟爹爹说。” ??两个孩子低头,扯着衣角,半晌才吱声。 ??小南先道:“我和妹妹一开始在折纸船玩。” ??小风接话:“发现纸船能在水里游。” ??小南又道:“我们就想折船去接小意儿过来一起玩。” ??小风补充:“可是一张纸折的船只太小了。” ??小南抬眸偷看了一眼父亲,支支吾吾道:“我们看到爹爹的书房开着门……” ??你一嘴,我一句,这对兄妹倒是很有天然默契,后面的事,裴少淮猜得猜得差不多了,说道:“所以你们就抱走了一摞纸,还把它们打湿了?” ??两小只的头垂得更低了。 ??“娘亲说,不能到爹爹的书房捣乱……” ??“娘亲说,若把这些纸换成粮食,够吃很久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