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57节 (第1/3页)
??果然没有闹事,“纳凉”纳了一宿而已。 ??而同安城渡口外,不少“渔船”昨夜趁着夜色归来,大批的粮食、番物偷偷运回城内。 ??裴少淮打开衙房,刚刚坐下,便有衙役来报,说是齐族长齐誉求见。 ??“把人带来。” ??齐族长没有齐同知那么“精明”,却比齐同知更懂审时度势,昨夜,他仔仔细细听了二十七公的一番话,一宿无眠,推敲斟酌。 ??这位小大人知晓齐家堂的船藏匿在浯屿,又恰到好处把浯屿列入“捕鱼”区域,就说明他做足了功课、做足了准备。 ??小大人不求财、不求人头换功绩,则必定另有所求。 ??裴少淮让齐族长坐下,叫人看茶。 ??“齐族长今日过来,是有什么事?” ??“之前是我眼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懂大人的一身正气,事后懊悔不已,今日特来致歉。”齐族长六十余岁,一改之前的态度,在裴少淮面前表现得很是谦卑,是个能屈能伸的,又言,“齐某人不才,甲子年岁几乎一无所成。不过,居于同安城内几十年,不管是城里城外,还是陆上海上,还算是通晓些消息、内情……若是对大人有用,齐某必定知无不言,坦诚应答。” ??既然不知道裴少淮所求什么,干脆就一问一答。 ??齐族长以为裴少淮会先问齐氏有几条商船、做些什么生意、每年获利多少,诸如此类。 ??结果,座上这位年轻的知州大人,一张口问的便是:“齐氏商船载货南下,又负货归来,沿途凶险万分,是谁人为齐氏船队护航?” ??齐族长沉思后,应道:“海盗。” ??而非倭寇。 ??齐族长又道:“譬如明州、泉州等地,常有大姓人家亦商亦盗,以商养盗,又以盗护商,一来免得船队沿途遭遇倭寇杀人越货,二来防着官府出兵围堵。像同安城齐姓、包姓这样的小姓氏,若想出海行商,只得向他们交银子寻求保护。” ??齐族长的话中,盗和倭分得很是清楚。 ??不单单是齐族长,当地百姓对于这两者,同样区分得很清楚。 ??“几成?” ??“五成。” ??幸幸苦苦出海一趟,却要交出五成利。 ??随后,裴少淮又了解了外海都有哪些贼人头目,占据何处岛屿为生。 ??当被问及海贼与倭寇之别时,齐族长有些咬牙切齿,似乎回想起一些不好的往事,他应道:“不少庆人走投无路,出海作恶,兴风作浪,大多是为一个‘财’字而已。而倭寇年年侵扰,生性本恶,杀人越货,烧杀掳掠,实在是万恶,绝非‘求财’而已。” ??齐族长补充了一句:“倭是倭,贼是贼,即便都是作恶,也不能同类而语。” ??“本官省得了。” ??可以见得,当地百姓对于岛上海贼的感情很是复杂。 ??两人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半时辰,窗外日光大盛,已经午时时刻,齐族长起身告辞。 ??裴少淮起身相送时,想起衙门外巷子里那些年轻人,说道:“围堵在衙门外那些年轻人,还请齐族长劝回去。” ??他并非为齐同知求情说话。 ??又言:“倘若出现袭打朝廷命官的事,本官也不能视若不见,总归是要处置的。” ??言下之意是,齐家堂若想料理齐同知,还是想其他法子好一些,不要给州衙添乱。 ??“谢大人提醒,齐某必定妥善处置此事。” ??于是乎,当日午后,齐同知谨慎观望、确认无人围堵之后,终于敢从州衙离开,回到府上。 ??然齐家堂的反扑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