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第262节 (第1/2页)
??所以许世彦等人批的这块参土,都根本不用出去说。 ??各家的亲戚朋友知道了,你家二十丈,我家三十丈的,直接疯抢。 ??六块钱一丈,三千三百丈参土,两天不到就全都被人买走了。 ??要不是他们几个下手早,提前留出来自家用的,估计连那些也得让人抢了。 ??三千七百丈,除去预留四百丈之外,还卖了一万九千八百块钱。 ??刨去批参土、找人干活挂串的费用,各家挣了一千多块钱,还有五十丈参土,也算是挺不错了。 ??“三哥,咱明年多批点儿参土吧,我觉得卖参土,比栽棒槌还来钱快呢。” ??分钱的时候,赵建设来了这么一句。 ??确实,从批下来参土,到卖出去,总共一个来月的时间,一家挣一千多,还剩五十丈参土。 ??这家伙,就跟开玩笑似的,钱就到手了。 ??种棒槌哈腰撅腚的干三年,还不知道能挣多少呢。 ??“批那么多干啥?我这就是为了咱自家用参地方便,才找人批的参土,你以为我还指着卖参土过日子啊? ??咱自家留下五十丈,慢慢发展就挺不错了,知足吧。” ??许世彦笑笑,没理赵建设。 ??一家五十丈,想想办法淘登点儿栽子、撒点儿参籽,慢慢发展着。 ??三年后正好赶上行情不错,一丈咋地也能卖五六百块钱,不少了,挣多少是多啊? ??许世彦一直都说,要控制人参数量的盲目扩张,增长太快不是啥好事儿。 ??他多批参土,自家也用不了那么多,都得卖出去。 ??到时候大家伙儿都跟着多买多栽,到最后人参产能过剩跌价,大家伙儿都跟着赔钱。 ??这人啊,都有个毛病,不知足,得陇望蜀。 ??今年栽三十丈,明年就想栽五十丈,后年就想整一百丈。 ??年年都往上增加,手里有多少钱恨不得双倍投进去,没钱就借钱拉饥荒,也得往地里投。 ??赶上好年头,行情好,三年后挣钱。 ??要是赶上行情不好,价格低,三年后就赔钱。 ??有的人,忙忙活活整上几千丈,自家干不过来,全都指着雇人。 ??一年到头忙的冒火狼烟,到最后一算,还赶不上人家一年就整几百丈的挣钱多。 ??为啥?本钱太重了,投入太高,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卖不上价钱能有啥用? ??人家种的少,都是精品,而且不用雇人干活,自家两口子就干完了。 ??各处都省钱,到最后不就是挣钱么? ??所以说,还是那句话,量力而行,少而精才是正确的发展路线,别想一口吃个胖子,容易被噎死。 ??如今许世彦就想走少而精的道路,别整太多,慢慢发展。 ??“嗯,三哥说的有道理,嘿嘿,我就是觉得挣钱太容易了。” ??见钱眼开人之常情,谁也不能免俗,赵建设本就是一根筋,哪能想到那么多? ??第三百四十九章 许海源挨揍 ??进了七月之后,许世彦的神经就绷了起来。 ??尤其是十号之后,他就成天心神不宁的,就连去上班,都带着许成厚的那个半导体,就想从里面听见点儿关于边境的消息。 ??可惜,让许世彦失望了,十二号都过了好多天,也一直没听到半点儿消息。 ??这也正常,战争还在进行中,为了不泄露机密,是不允许随便报道的。 ??可许世彦这悬着的心始终无处着落,提心吊胆,就怕韩立伟在边境出事。 ??想要给韩立伟发电报,却又不知道发哪里。 ??上次寄东西,就是个临时地址,据说是还要转好多次才能到地方。 ??许世彦也不敢跟妹妹说啥,生怕许世琴着急上火再病了,就只能把事情都憋在心里头。 ??许世彦一边惦记着身在边境不知具体情况的韩立伟,一边还得忙着参场的各项事情。 ??苏安瑛呢,一头要忙养殖场,另一头还得找人刨土,收拾自家的参地。 ??反正两口子都忙的要命,顾不上其他了。 ??七月十号,小学就期末考试了,考完试三天出来成绩,许海源毫不意外的还是双百。 ??班主任挺高兴,就没给许海源留太多作业,结果这小子几天就把作业都写完了,然后开始放飞自我。 ??几家的孩子凑在一起,不是去南面炮台山下的黄泥河,抓鱼摸虾。 ??就是去东边气象站后头的水泡子里,捞蝌蚪。 ??再不然,就去后头树林里,爬树